
1 分鐘閱讀
在現今數位科技急速發展的時代,手機網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指標。無論是工作需求、娛樂消遣或是日常通訊,良好的網速能顯著提升上網體驗。然而,對於一般使用者而言,往往難以判斷自己的手機網速是否正常,或者不清楚手機網速是否達到應有的水準。本文將介紹 4G 和 5G 網路的標準速度範圍,分析不同活動對網速的需求,並提供實用的檢測方法和升速技巧。
目錄
4G 和 5G 的網速表現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,包括基地台密度、距離基地台的遠近、環境障礙物、網路擁塞程度,以及終端裝置的性能等。以下是 4G 和 5G 的網速數據比較:
網速類型 | 5G | 4G |
---|---|---|
理論峰值網速 | 1 Gbps | 100 到 300 Mbps |
最佳行動網速 | 200 到 500 Mbps | 20 到 50 Mbps |
一般行動網速 | 100 到 200 Mbps | 15 到 25 Mbps |
慢速行動網速 | 50 到 100 Mbps | 低於 5 Mbps |
4G網路理論的最高下載速度可達 300 Mbps,上傳速度可達 50 Mbps。4G 網路的表現可分為以下幾個等級:
良好網路環境:4G 網路的下載速度通常可達 20 到 50 Mbps,上傳速度約為 10 到 20 Mbps。這種速度足以因應多數日常上網需求,例如高畫質影片串流、視訊會議等需要較高頻寬的活動。
一般網路環境:4G 網路的下載速度約在 15 到 25 Mbps 之間,上傳速度約為 5 到 10 Mbps。這種速度可以滿足日常瀏覽網頁、使用社交媒體、觀看普通畫質影片等需求,但在高峰時段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速度波動。
較差網路環境:4G 網路的下載速度降至 5 到 15 Mbps,上傳速度約為 2 到 5 Mbps。這種速度對於基本的通訊和網頁瀏覽仍然足夠,但無法支援高畫質影片串流或大型檔案傳輸。
若您在訊號良好的地區,4G 網速長期低於 10 Mbps,可能存在其他影響因素,如手機硬體老舊、系統設定問題,或者電信業者的網路容量限制等。在這種情況下,需要進一步診斷和解決潛在問題。
5G 為新一代行動通訊技術,其速度表現優於 4G。較普及的 5G 毫米波技術(Sub-6 GHz),理論下載速度可達 1 Gbps,上傳速度可達 100 Mbps。5G 網路的表現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等級:
良好網路環境:5G 網路的下載速度可達 200 到 500 Mbps,上傳速度約 50 到 100 Mbps。這種速度已超過一般家庭寬頻上網的速度。
一般網路環境:5G 網路的下載速度約為 100 到 200 Mbps,上傳速度約 30 到 50 Mbps。這種速度可使用任何常見的網路活動。
較差網路環境:5G 網路的下載速度降至 50 到 100 Mbps,上傳速度約 10 到 30 Mbps。然而,即使是這種較差的 5G 環境,網速仍優於多數 4G 網路的表現。
若 5G 網速低於 50 Mbps,可能表示訊號不佳或當地基礎設施尚未成熟。整體來說,5G 的正常範圍應在 100 至 500 Mbps 之間,具體數字則因地區與電信業者而異。
當遇到網路卡頓、影片緩衝或下載緩慢等問題時,檢查手機網速不但能幫助診斷問題,還能為網路最佳化提供基準數據。以下介紹手機網速測試工具及注意事項。
目前市面上有許多專業的網速測試應用程式,可以提供準確的網速資訊:
Speedtest:全球最知名的網速測試工具,可測量下載、上傳速度和延遲時間。
Fast.com:由 Netflix 開發的網頁版簡單網速測試工具,主要測量下載速度。
OpenSignal:除了基本的網速測試外,還提供覆蓋範圍和訊號強度等資訊。
Google 網速測試:直接在 Google 搜尋「Google 網速測試」即可使用內建的測速工具。
建議遵循以下步驟進行網速測試,以確保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。
測試前,請關閉所有可能在背景消耗網路資源的應用程式,如串流媒體、雲端同步工具、自動更新服務等。這些應用程式如果在背景運行,會佔用部分頻寬,導致測試結果有誤差。
多數網速測試工具會自動選擇距離最近的伺服器,但有時自動選擇的伺服器可能不是最佳選擇。如果您發現測試結果與實際使用體驗差距較大,可以嘗試手動選擇不同的測試伺服器。一般來說,選擇地理位置較近、延遲較低的伺服器能得到更接近實際使用情況的測試結果。
網路速度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。建議在不同時段(如早晨、中午、晚上)進行多次測試,取平均值作為參考。這樣可以更全面了解網路性能,並找出可能存在的時段性波動。
嘗試在家中不同房間、辦公室不同位置、戶外等不同環境測試網速。這樣可以發現可能存在的訊號盲區或干擾源。例如,如果發現靠近窗戶的位置網速明顯優於室內中央位置,表示牆壁可能會遮蔽訊號。
不同的網路活動對網速的要求各不相同。以下是常見上網活動的網速基本需求:
日常的瀏覽網頁或使用社交媒體主要涉及文字、圖片等輕量級內容的載入,對網速的要求相對較低。一般來說,1 到 3 Mbps 的下載速度已夠基本的網頁瀏覽和社交媒體使用,而 5 到 10 Mbps 的速度則可提供更流暢的體驗。至於頻繁使用社交媒體的使用者,建議至少有 10 Mbps 以上的網速,以確保更流暢的上網體驗。
Spotify、Apple Music、YouTube Music 等串流音樂服務的網速需求主要取決於音質。一般而言,標準音質的音樂串流(如 128 Kbps 的 MP3 格式)只需約 0.5 Mbps 的速度;高品質音頻(如 320 Kbps 的格式)需要約 1 Mbps;而無損音質(如 FLAC 格式)則需要約 2 Mbps 的速度。然而,若您希望在背景播放音樂的同時進行其他操作,例如聊天或上網,建議將網速提升至 3 至 5 Mbps,以避免音樂延遲。
YouTube、Netflix、Disney+ 等影片串流服務,對網速的要求明顯較高。根據 Netflix 的建議,高畫質(HD,720p)的網速需要 3 Mbps 以上,全高畫質(FHD,1080p)則需 5 Mbps 以上,而若要觀看 4K 超高畫質影片,速度必須在 15 Mbps 以上。若網路不穩,影片可能會自動降低解析度,甚至在載入時頻繁卡頓,影響整體觀影體驗。
對於線上遊戲愛好者來說,網速的重要性不只在於下載與上傳速度,還包括延遲(Ping值)。《原神》和《絕地求生》等線上遊戲,最低要求約為 5 Mbps 的下載速度與 1 Mbps 的上傳速度,想要有更流暢的遊戲體驗,建議提升至 15 至 25 Mbps 的下載與 5 Mbps 的上傳速度,並確保延遲低於 50 毫秒。
使用 Zoom 等視訊軟體進行一對一通話時,2 至 4 Mbps 的下載與上傳速度已足夠,但若涉及多人會議或需要高畫質視訊,則需要 4 至 8 Mbps 的下載與 2 至 4 Mbps 的上傳速度。若網速不足,畫面可能延遲或斷線,影響通訊品質。
對於有下載或上傳大型檔案需求的使用者,例如備份照片至雲端或分享影片,網速需求進一步提升。以 20 至 100 Mbps 的下載速度為例,下載 1 GB 檔案可能從 6 分鐘縮減至 1 分鐘,而上傳速度若能達到 10 至 50 Mbps,則能大幅縮短等待時間。
手機網速減慢可能是多種因素導致,以下是常見的原因:
在尖峰時段,大量使用者同時上網會導致網路資源不足,網速自然下降。這種情況在人口密集的都市區域特別明顯,因為同一基地台需要同時服務更多使用者。
網路訊號強度對網速有直接影響。如果您的位置距離基地台太遠或處於訊號死角,就會導致連線品質不佳。現代建築物使用的混凝土、金屬材料,以及電梯、地下室等特殊環境,都可能阻擋訊號的傳輸,讓手機難以獲得良好的訊號。
許多電信業者會在使用者達到特定的數據用量後實施降速限制。這是為了管理網路資源並避免少數使用者佔用過多頻寬。當您的數據用量達到方案上限後,網速可能會從原本的 4G 和 5G 降至較慢的速度。您可在此處了解行動數據是什麼。
智慧型手機允許多個應用程式同時運行,但這些應用程式可能在背景持續更新、同步數據或推送通知,消耗網路資源。當多個應用程式同時要求網路連線時,可用頻寬會被分散,導致每個應用程式的網速下降。
手機長時間進行高耗能活動(例如玩遊戲或觀看高畫質影片)會導致手機過熱。為了保護硬體,手機會自動啟動散熱機制,包括降低 CPU 效能,這會間接影響網路處理能力,導致網速下降。
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的更新通常包含效能最佳化和漏洞修復,有助於提升網路連線效率。過時的軟體可能沒有最新的網路技術和協議,導致網速低於理想狀態。
使用一些簡單的調整措施,就能顯著提高手機網速,提升上網體驗。
若您處於室內,可嘗試移動到窗邊或空曠處,避免訊號被牆壁或金屬物阻擋。若訊號仍不理想,可以考慮使用訊號增強器,這種裝置能放大接收到的無線訊號,特別適合偏遠地區使用。
在 5G 訊號不穩定的情況下,手動切換至 4G 網路,反而可能得到更穩定的連線。您只需進入手機設定中的「行動網路」選項,就能輕鬆切換。
背景應用程式的頻寬佔用可能是網速減慢的元兇。進入手機的「行動數據用量」設定,檢查哪些應用程式在後台耗用流量,並限制非必要的執行,就能釋放更多網路資源。
新款手機通常支援更先進的網路技術,而系統更新則能修復潛在的連線問題。若您的手機已使用多年,更換手機則是長遠的解決方案。
若問題出在電信業者身上,更換資費方案或服務提供商或許是更直接的選擇。許多電信業者提供吃到飽流量或更高速度的方案,若網路覆蓋不佳,建議轉換至訊號更強的電信商。
隨著 eSIM 技術的興起,導致行動上網更便利和更有彈性。相較於傳統實體 SIM 卡,eSIM 直接內建於手機中,無需插拔,只需透過軟體啟用即可上網。這項技術不僅簡化了使用流程,還為追求高速上網的使用者帶來更多選擇。然而,不是所有智慧型手機都能使用 eSIM,您可在此處了解支援 eSIM 的裝置有哪些。
在眾多 eSIM 服務中,Saily eSIM 憑藉其獨特優勢脫穎而出。Saily 由知名 VPN 業者 NordVPN 推出,覆蓋全球超過 200 個國家/地區,提供從短期到長期的彈性上網方案。Saily eSIM 的最大優勢在於高速且穩定的連線品質。Saily 與全球電信商合作,確保使用者能享受到當地最好的行動網路。此外,Saily 提供多樣化的資費方案,讓使用者能根據需求精準選擇方案,避免超額費用或限速的困擾。
Saily 的啟用流程極為方便。購買方案後,只需掃描 QR 碼就能啟用,無需等待郵寄或親臨門市。隨時可加值更多流量,不必擔心流量用完怎麼辦。
使用 Saily eSIM 應用程式保持連線
經濟實惠的行動數據方案,滿足每段旅程的需求。
Božena 的文字行雲流水,就如同她在各種冒險之間穿梭自如一般。懷著對旅遊心跳不已的心情以及為說故事而生的精神,她的使命就是讓每位漂泊者無論被風吹往何方,都能夠與人連結。